啤酒之於台灣,就像剉冰之於夏天~絕配✨
很多人生活中少不了 啤酒
也是外國人認識台灣的途徑之一!🍺

 

但是究~竟
啤酒為什麼能成為台灣代表?🥇
為什麼有人說啤酒是「馬尿」🐎
又說是「文明的滋味」!?
時光倒回一百年,讓我們從頭說起~

 


明治維新後,日本人仿效西方人
除了富國強兵,也愛上喝啤酒
自然而然也將這個習慣帶來台灣。

 

1920 年代,整頓完民生經濟問題
日本人開始對台灣人推廣啤酒文化
於是~台灣第一家 高砂麥酒株式會社 終於誕生
(它就是今日的 建國啤酒廠 喔!)

 

 

那個年代的經營方針
就已經是直接配送給特約店家
第一批主打不殺菌的 生啤酒
在當時,能喝上一瓶
就像享受西方先進國家的生活水準般
不愧為 文明的滋味 呀!

 

和酒館餐廳合作不新奇,
所以舉凡鐵路納涼會、舟遊會、旅遊、表演會…
他們都會軋上一角,致力讓更多人愛上啤酒🍻

 

以前喝不慣啤酒的台灣人,
看到它的顏色都會戲稱為「馬尿」
不過,啤酒清涼的屬性、低酒精濃度
很快就征服台灣人的味蕾😂

 

1950 年代後,經濟起飛
加上專賣制度讓啤酒價格較低
正式成為台灣人的飲料首選!

 

工作後、聚餐時、閒暇之餘來一杯
讓啤酒成為我們生活、文化的一部份
也是台灣人熱情、友好、關係緊密的象徵💘

 


 

許多外國人嘗試 台灣啤酒 都會愛上,因為很順口!
胖編也時常在旅行時發現~
很多地方都有獨一無二的 在地口味
酒標設計 也超可愛、有意義🤩
太適合買來收藏送禮🛍

 

我們的作品 HODALA 啤酒
參考 50 年前經典的啤酒標設計
每次外國人都問,這是哪個牌子?🤣
拍謝沒這牌耶~
但是有機會跟台灣人喝酒可以說這句!👨‍🏫
(就是台語的乎乾啦~)

 

你最愛的台灣啤酒是那一支?
留言分享之前,先跟我們乾一杯吧!🍾
#吼搭啦~

 

👮‍♂️政令宣導👮‍♀️
未成年請勿飲酒🚫酒後不開車、開車不喝酒~

 


【圖說及來源】
圖一:1931年高砂麥酒工場/國家文化記憶庫
圖二:1937年高砂生啤酒廣告國家文化記憶庫
圖三:1920建國啤酒廠/國家文化記憶庫
圖四:各時期的台灣啤酒商標/ETTODAY

【穿戴 HODALA 去跟朋友乾一杯,保證你是全場焦點🍻】

   

可伸縮的證件套上面畫經典台啤LOGO寫著hodala